写意画初学乍练 ----浅谈画虾之感悟

  • 2022-12-01
  • 黄玮

  在三十多年前,学习中国画初期,当时面临写意画的基础练习和创作阶段,记得多次登门求教诗书画印著名大家陈伯鸣先生,他讲“艺既是道,道既是艺”,应从基础做起。又得同仁同道诸师教诲下,如能画好中国画应从简入繁,熟练笔墨之运用,知“浓、淡、干、湿、枯”笔法、墨法之要领,懂水与墨之间的变化关系,吾随即临习齐白石大师画虾,致使沉浸于画虾之中,认真临摹齐白石大师的墨虾,并参悟齐派众门生画虾之不同风格,自当受益颇多,也为日后喜爱和学习水墨画、写意画创作打下良好的绘画基础。


  水墨画中的虾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笔法洗练,简约疏朗,生动活泼并非易事。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画虾要注重形神兼备,要画出虾之神韵和境界,画出个人灵性之心性,方可称水墨虾之妙品。齐白石曰“有须有鳞则为龙”,以虾喻龙,虾者,龙也!要画虾寓灵动,并赋予高雅,需熟练掌握画虾之技法,画虾如同书法中“永”字八法有相同之处,如能够把虾画好,必对日后“兼工带写”国画学习和创作,起到较大的帮助,更是为画“大写意”打下良好基础。水墨画虾,虽寥寥几笔,构图简单,则用笔用墨,十分讲究。画虾身如同写墨竹,节节承上启下,流转圆润,浓淡变化,当数严谨。即有墨色之变化,又需利用笔痕和墨色结合,表现出虾身的结构,灵动活泼之神态。画虾钳则须中锋笔势,既线条流畅,又质感丰富。画虾须用笔要线条矫健,有水中飘逸之感,其整幅作品构图要表现出中国水墨画之内涵及魅力,用笔情墨意表达对自然之物所流露出人文情怀。虾在整幅作品里,要姿态各异,神采充盈,体现虾的屈伸自如,从容遨游,生动活泼之神态也。


  画虾多为水墨为主,讲究国画“黑白灰”及“虚实相生”之意境美,讲究留白的构图章法;讲究形神兼备,既要写实,又需写意,都在“似与不似之间”。我画虾很少用多余笔墨来烘托虾之情景,以多留空白表现水之虚空飘渺,以每只虾的不同形态来表现水的存在,期以达到“此处无水胜有水”之意境也。通过画虾,认识到画好写意画,应多从笔墨技法入手,只要笔法熟练,水与墨、笔与形运用到位,为创作完成一幅完美的国画作品,必将起到重要作用,画虾也是好的选择之一。忆往昔,所经历学习国画感悟甚多,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南齐谢赫曰“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是也”。练习画虾,在中国画“六法”精论中,其画好虾尽占五法之多,只是在“六法”之中顺序有所颠倒和不同,其一为“传移模写”,此法是讲临摹和写生的重要。临摹学习齐白石大师及齐派画虾高人作品为师,也就是继承传统,即为“师古人”,临摹前人之佳作,便可熟练掌握绘画技巧。要多观察写生现实生活中的虾,就是向自然事物学习,即为“师造化”,可以训练造型和观察能力。“传移模写”对学习中国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其二“应物象形”,此法就是在画虾之时要用笔墨将虾的面貌及形态认真表现出来。要以形写形来刻画虾的形态、外观,要在尊重事物本质的前提下,进行取舍、想象、夸张的艺术创作。齐白石大师所画的虾,已经达到了高峰,自己只需要认真学习即可“应物象形”。其三“骨法用笔”,此法就是用笔讲究物象之形态,达到“以形写神”,灵活把握国画用笔技巧,画出虾的外形准确,熟能生巧表现出虾的质感。其四“气韵生动”,此法就是讲究形神兼并,是“六法”之中最高境界,也是“六法”之灵魂。“气韵生动”非一般学画者所能到达的。自己学习中国画近三十多年了,虽对山水、花卉、人物都有涉足和研习,也掌握了一点的笔墨技法,创作了数以千计的国画作品,但只算初级阶段,离传统“六法”中的“气韵生动”甚远。


  此篇予以表达画虾中的点滴感悟,自认为初学写意画者,可从画虾入手,尽快加深对笔墨关系的认识,营造一种悠然自得之氛围,营造一种表情达意的境界,中国画的学习过程,更需“勤能补拙”,如屈原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2年11月20日于润石斋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