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丹青
- 2015-11-23
近三十餘年對中國畫的熱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認識到勤能補拙是良訓,一份辛苦,一份收獲,我相信每一個成功者的背後都付出了很多,經歷了很多辛酸,所以學好中國畫不備的最重要的素質就是勤奮,當然天分也很重要。一直以來,我創作的作品始終堅持表現生活,貼近民意,取法自然,回歸自然,筆墨當隨時代。同時我感覺作品是不以逼真為主要依據的,那樣會很膚淺。但是现在的手法我也抛弃不了,也許我现在對于繪畫本身不能够作出比較敏銳的判斷或者深刻的分析,也由于表现手法的束縛,很難得表现自己真正意義上那種內在的氣派,通過研究中國畫,我找到了答案,也為我這藝海的一葉扁舟點亮了一盞航燈。
《歷代名書記》中,將“氣韵生動”、“骨法用筆”列為首要之法。“氣韵生動”是對作品總的要求,是繪畫中的最高境界。這可能是我比較喜歡兼工代寫的原因,一種色彩的調和,一種色彩彌漫的氣韵,但我现在做的遠遠不够,好的是,我悟到了“意”、“境”二字,或者我根本上追求的就是“境”。作為畫者,也許先得心静,再心净,才生心境,從而創作出更加生動自然的作品。中國畫裏更要有一種神韵在裏面,書中國畫就像在表達一個人的思想,反映著一個人的性格,表達一個人的心情。要想把中國畫畫好,就必須用心來華,要把自己的思想融匯貫通到畫裏,要畫得磊磊落落,渾然天成。因為這些都是中國畫積澱的最精華的東西。現在我更願意相信學習的過程也是一種悟道的過程,在今後的繪畫實踐中找到了新的實踐方向。
仙子阿中國畫已經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但它已經深深吸引了我,我反復尋找着生命的起源,苦苦尋覓着心中的向往。悠悠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它的深遠,它的博大,也許是我今生最無法探索徹底的,即使是這樣我也會全心全意地去尋找、去發現、去創作,去感悟丹青。